前言
时间过得真的飞快,不知不觉就毕业一年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把宿舍中的东西一部分寄回家,一部分寄到上海,然后提拎着点行李来到上海找房子。不由得感慨光阴似箭,时光如梭。在上半年的最后一天,来回顾下毕业一年经历的一些事情,为这一年稍作总结。
工作状态
从7月份进入字节的抖音部门,刚开始在国际化,做一些海外 TikTok 的综合需求,后面业务变化,转到安全合规,做抖音和 TikTok 的合规向需求。还搬了一次办公楼,疫情期间经历了四十来天的远程工作(Work from home)。
业务上的变化不由得自己决定,只能是拥抱变化,这就不谈了。总结来说,在字节工作还是有成就感、有挑战性、有压迫感的。做的事情从简单到复杂,从被安排,到自己 cover 一些工作,从对企业开发一脸蒙蔽,到也能给新进同学提供一些指导,都是成长。
可能最主要的收获是对这个行业和对 Android 开发有了更深的了解。比如 CI、比如多仓开发(这个还和感情生活有点牵扯,之后再说),比如 Kotlin,比如参与组件化的相关工作。同时也切身体会一个服务数十亿用户的大型项目的代码复杂度。到现在比较熟悉的代码可能只有所有代码的百分之 5。理解项目架构,理解业务框架,理解基础 sdk,理解工程效率提升(增量编译、多仓协作等),都是可以持续成长的地方。
然后在团队中,之前在国际化时,不算技术最突出的,所做的需求不算很大;后来因为接手过几个合规向的需求,就转到了合规线,刚转过去时,人力较少,也就比较忙,整个合规涉及的业务都要了解,后面在团队中也慢慢熟悉了新的业务,开始 cover 一些业务。包括负责合规业务代码的组件化,算是设计了合规代码的组件框架,当然这块做的也不是特别好,主要是囿于技术实力不够。目前算是新团队里的小骨干(maybe,自认为),最近团队的人数也有所扩充,有些新进同学也是有两三年开发经验的,所以之后也是有很大挑战摆在面前,如何在大家对业务熟悉程度接近的情况下,补齐技术和开发经验上的差距,甚至处在技术前列。
技术成长
这一趴在我这其实算是老生常谈了,谈到自己都快吐了。总得来说是不满意,技术成长太慢了。即使在大公司见识了这么多技术黑科技,也没有深入去研究它们。刚到公司时,写了一份 职业成长规划,列了第一年要学的技术知识。然后前一阵子 复盘学习状态 时发现做到的寥寥无几,和计划相距甚远。具体原因在那篇文章里也说过了,这里就不另外说,然后工作第二年就暂不立啥技术 Flag 了,怕脸疼,只能说每双月制定可落地可实现的技术 Objects,按时按量地达成 Key Results。这样就肯定会有可观的进步。
感情生活
这部分和毕业最大的不同是 I‘m in a relationship,而这也是这一年来最美好的事情。
和小萌在网上认识大半年多,从寻常聊天到互相有意思,再到捅破窗户纸把事情说开,再到现在恋爱状态,以及未来的路怎么走。这个过程,我想到和多仓开发的流程很相像,和她说了这个事情,她也挺喜欢这个比喻。
两个人相识就像两个代码仓库,各自创建了分支,在这分支上写自己的代码,过自己的生活,同时还有对方的参与。
当两个人坦白情愫,考虑以后如何相处时,就像在 CI 集成系统中,创建了一个多仓的 merge request,要把与对方认识相处的改动合到自己主分支中去,成为今后人生的一部分。
当坦白的结果是把关系进一步深入时,像是把冲突解完,开始 part merge 的过程。part marge 是指两个代码仓库中,其中一个仓库依赖另一个仓库,在代码合入时,需要被依赖的仓库(子仓)先完成 merge,这里不算特别贴切,毕竟感情不是一个人单独依赖另一个人,只是引用了它有实质上进展的含义。
part merge 之后,是 intergate(集成)阶段,子仓分支完成 merge 之后,进行发版,依赖仓库(主仓)将新的版本写入自己的分支中并完成构建。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写入和构建两部分,通常从 part merged 到完成集成写入这个过程不会很长,事实上我们两人的这一过程也很短暂,经历了一次分手和好后,就进入了集成构建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关键词或许是了解,网恋+异地的情况或许让人深感艰难,但是我们是从低处往高处走,在向着更亲密、更实际的未来发展,所以还是值得期待。下个阶段是 merge,即主仓也完成分支的 merge,这或许指代这我们线下见面,确立关系那一步,综合种种现实因素,到 merge 阶段或许还需要一些时日。
这或许就是程序猿的浪漫思维?我记得 part merge 时和小萌说,我对我自己成为一个厉害的程序员有信心了,因为连表白(不算,两人坦露心迹)都能想到代码开发。
结语
这一年这么匆匆而过,我算的上收获良多。下一个工作年,要更自律、更成熟、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