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文化苦旅》有感
还记得清清楚楚的,与余秋雨教授的作品接触是在尚有稚气的初中时代。那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博览群书,尤爱他的文化散文系列。一个暑假,他向我们推荐了两本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让我们做读书摘记(现在回想那时的读书习惯,真是有一种单纯的认真,现在它们却在我身上慢慢消散了)。因缘际会,我买的并不是《文化苦旅》,而是《山居笔记》,不过我想无论买的哪本,我都会因其而喜欢上这个学者,教授,作家。从《一个王朝的背影》,到《苏东坡突围》,再到《遥远的绝响》,一篇篇文章里,走出了一个个丰富饱满的人物,也渲染出了一帧帧泼墨重彩的文化光影。
我喜欢他用悲悯的眼光去看待历史,用犀利的角度去分析历史,用理智的态度去宣扬历史……因为他的书,我更加倾心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厚重历史,瑰丽文化,情愿钻入这滔滔的历史洪流中,一探究竟。因为他的书,我潜移默化中受了他的许多教导,这些教导关于态度,关于姿态,关于成长。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出自《苏东坡突围》,文末作者这样总结: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真是道尽成熟的种种形态,也成为我成长的最好注解。
后来,我开始读他的其他作品,包括这奠基的《文化苦旅》以及后来的讲述西亚中东文化兴衰的《千年一叹》和讲述欧洲文化变迁的《行者无疆》。读完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对于中华文化,余秋雨先生是发自内心、无比纯粹的热爱,而对于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他则是站在一个学者的角度,以尊重和辩证的态度来评判,来比较,来感知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里的地位。用作者在《行者无疆》序中的话是“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它文明。既从其它文明来审视中华文明,又从中华文明来审视其它文明”。我们或许在通读一遍后不得精要,也不太能理解作者所论述的很多见解,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境界不同自然眼界不同,经历不同自然见解不同,可我们仍能从其中获益良多,不一定关于境界,也可能关于心境。
我记得此前看完《山居笔记》和《文化苦旅》时,就心心念念的要写读后感,未提笔时思绪繁杂,落笔时却徒然发觉自己根本写不出什么实质性的,有内涵的感想来,两篇读后感写得与日记的流水账无异,草草收尾。
此番趁着寒假的闲暇,又从书堆里把这本《文化苦旅》找出来,仔细安静地从头读起,先生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许多年龄段的重叠,比如苏轼的“老夫聊发少年狂”,对他而言,在书案上写作著书的是中年的自己,老成持重,感到中华文化的精髓不在昏暗沉闷的书房或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而是应在长河落日的大漠之中,在风光旖旎的水乡之间,在芳草萋萋的古道之上。此时他身体中少年的自己又开始躁动,不断蹿掇着自己走出书房,走向自然,于山水古迹中寻找历史沉淀间的文化踪影,于是才有了现在这本书。
书中写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如莫高窟、柳侯祠、都江堰等等,但正文的第一篇文章却是名为《道士塔》。未读时我以为这必然是某位文人的墓,但却不是,相反,里面葬着一个罪人,一个敦煌石窟的罪人――王圆箓。他本是一个最最普通的农民,却偏偏当了莫高窟的家,将难以数计的敦煌文献以极少的钱财为代价拱手送给外国冒险者,对后世研究敦煌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此时,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但是,怪他是没有用的,他太渺小,太卑微,不配承受如此多的怒火,作者想要批判的,真正应该悔过的,是那些腐朽的朝廷官员。按当时的选拔制度,他们都是熟读圣贤之书的文人,却蝇蝇苟苟,鼠目寸光,对先辈们的智慧结晶如弃敝缕,白白让这些珍贵文献流向国外。多么巨大的损失,多么愚蠢的决定,多么深重的惨象……读来让人痛心疾首,咬牙切齿。
开篇便是沉重的历史,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但他文章的编排也自有一些含义在其中。《道士塔》愚昧腐朽之抑,《莫高窟》雄浑瑰丽之扬,《阳关雪》萧索荒芜之抑,《柳侯祠》文兴蛮荒之扬……交替顿挫起来让人爱不释手,回味无穷。
这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白发苏州》,文中对苏州景致与苏州风骨的描摩:
苏州缺少金陵王气。这里没有森然殿阙,只有园林。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让我醉心于这个秀美,安静,柔和,潇洒,平淡的城市。有一句话叫做“遇一人白首,择一城终老”,我想,历经无数岁月洗练的白发苍苍却又淡泊大方的老苏州正契合我心中的精神家园。
再读《文化苦旅》,我仍然写不出什么振聋发聩的文章,但我确实卒有收获,它让我知道了许多人的故事,如柳宗元、李冰;它让我知道了许多事的发展,如吴越相争;它让我知道了许多古迹背后的风雨,如天柱山、天一阁;它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对待自己,对待文化,对待历史,对待自然……数不胜数的杂绪涌于脑海,却止于笔端。因此只能将我与《文化苦旅》,与《山居笔记》……之间的故事写出来,希望让人感到一点点此书的妙趣之处,从而找来一观,那么我便万分满足。